3C 產品是指計算機、通信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三者。傳統的 3C 產品通常包括電腦、平板電腦、手機、數碼相機、電視機、影音播放之硬件設備或數字音頻播放器等;新興的 3C產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、健身追蹤設備等在內的智能可穿戴設備、VR/AR 設備終端、娛樂機器人、消費級無人機、智能家居等在內的電子產品。
3C產品分類
3C 自動化包括前段零部件加工、中段模塊封裝、后段整機組裝三大環節。以手機生產為例,前段環節包括集成電路(IC)、印刷電路板(PCB)、液晶模組、背光模組、觸摸屏、外殼、電池、攝像頭等零部件制造,中段環節包括主板表面貼裝(SMT)、面板組裝(LCM),后段環節是指整機組裝、檢測等。
3C 產業工藝流程
傳統 3C 產業進入存量競爭市場。自從蘋果與安卓問世以來,全球智能手機的發展進入黃金期,IOS 與安卓兩大陣營爭鋒相對,促進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的 3C 傳統行業在五年內飛速發展,在 2013 年首次突破 10 億部的大關。在 2015 年出貨量達 14.33 億部,根據2016 年最新數據,預測出貨量達到15.22億部。然后在 2010 年后增速開始下滑,2015年增速為 10.08%,2016 年增速不到 10%。平板電腦在 2014 年達到 2.3 億部的頂峰之后開始下滑,2015 年實現了負增長;傳統 PC 產業的出貨量則在 2011 年以來連年下滑,2015年更是跌破了 3 億臺的大關。隨著傳統3C 市場的日趨飽和,消費者對新手機,新電腦的需求放緩,整個電子行業開始進入“新 3C 時代”。